复旦研究生选课,复旦研究生选课系统
复旦通识·圆桌
通识教育理念落地的关键在于课程,主讲老师对课程的设计和思考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了促进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推出“复旦通识·圆桌”系列的教师研讨会,建立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构建教师共同体。
科学类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七大模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识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围绕“科学类通识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这一主题,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于11月4日举办了“复旦通识·圆桌”系列线上研讨会,邀请复旦大学科学类通识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分享教学体会和经验,并邀请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到如何提升科学类通识课教学质量这一话题的讨论中。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大儒 教授谈到,“身边的基因科学”课程面临着如知识更新、传播方式、教学的延续性等一系列问题,加上选课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年级,有着不同的背景和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本课程主要通过“以学为中心”教学改革,以学生内在发展需求为驱动,激发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中所需要具备的各种要素,引导学生形成天下关怀、文化自觉与学术探讨之精神。在教学改革中,主要强调“四通”: 从知识融通到时空联通,传达畅通到师生相通。
卢大儒教授发言
首先是 知识融通。 课程内容用模块化进行专题设计,将基础知识和专题应用融合在一起,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应用模块。其中基础模块分三部分,第一是绪论,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发展的边界和内涵。第二是讲基因的探索之旅,也就是遗传学发展的历程,来帮助学生领会科学发展的历史。第三是讲技术,使学生理解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经历了一个探索阶段。比如2019年安排学生兵分两路去江苏昆山、浦东张江、周浦原地考察,还有举办了味盲基因检测等实验,让学生有一种很好的参与感。
第二, 时空联通, 即通过翻转理念、传统教学、开发以学生内在发展需求为主动的教学模式,实现从教师“教”到学生自主“学”的转化。结合社会实践,设计调查问卷,聚焦热点,进行教学案例调整。比如2021年围绕新冠肺炎的来源、传播、治疗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翻转,2022年重点是围绕基因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当中的应用等等。
第三, 传达畅通,即利用线上资源、配以研究生助教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引入形成性评价、学生自评以及他评等多元评估方式。
最后,师生相通,即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讨论形式多样化,融入实践与调研,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跟学生通过微信群、E-Learning、学习通交流,同时也进行问卷调查,跟学生沟通。
杨继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继 教授指出, 通识教育既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科普教育。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落实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并不容易。之所以强调不是专业教育,是作为通识教育来说, 虽然作为科学类课程,但课程目标不是以掌握专业知识的数量、深度为要求的。另一方面,这也不是简单的科普教育,这大概是目前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课程的教育,大部分是停留在相关知识的普及层面,这不能真正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作为载体,然后能够引导学生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能力,引领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这个角度讲,通识课程应着重思考给学生带来哪些感悟和思考,根据这一点来选择教学内容。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黄萱菁 教授介绍了“计算思维”课程的设计和改革情况,该门课程关注的重点不是计算机科学的技术,而是讲授技术背后 的计算思维,希望培养学生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解决课程十年建设中面临的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网络授课学生参与度受影响等问题,课程教学改革注重研讨性,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形式多样的学生研讨。
黄萱菁教授发言
课程的 小组分享环节安排上,在学期前后各一次,学生自由组队后进行小组选题设计,选题确定后,教师收集学生的讲稿并批改,之后开展课堂讨论,并通过问卷征求学生意见,学生们对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踊跃。上学期开了 两次 课外讲座,分别为:“浅谈数字人民币与金融科技”“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媒体挖掘技术”,这些讲座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们意识到课内的知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启发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最后一次课安排学生进行 自由分享,分享他们在学习中的心得,希望他们在完成课程要求的基础上,能把计算思维真正带到自己专业的学习和实际应用中。很多来自药学、医学、哲学等专业的同学都表示受益匪浅。
平时采用问卷性的平台搜集课堂问题,对每个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对易错的问题进行及时讲解,分析易错点。采用计算机专业的Gitee平台发布作业的参考答案,这个平台可以在线浏览,随时进行更新,参考答案都是来源于学生的作业,对于被评选为优秀作业的学生会在平台中进行公开的表扬、加分,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复旦大学化学系孙兴文教授指出 ,科学通识课的教学目标就是 希望通过讲授数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重要知识点、方法论或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增强学生的基础科学素养。基础的科学素养十分关键,能使学生逐步建立对于人类自身和世界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理性批判和数理逻辑的基本素养,并鼓励他们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索和求实创新。
孙兴文教授发言
开设“化学与中国文明”这门课程有几个考量。学习化学能使学生 具备最基础的物质观和化学思维,培养思维习惯,或者说看世界、看问题更加全面客观的方法和能力。本课程另一主题聚焦在中国文明的关注上,从学生身边习以为常的事情中挖掘一些具有教学意义的点,让学生习得化学的科学思维,以及如何用化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就 课程建设来说,首先是 要避免成为专业课程的简化版。成为专业课程的简化版是教师自身来自外部压力造成的。很多教师为了避免自己的课变成水课,有时候会增大专业课程的内容讲解。但面对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如果落脚在专业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专业背后学科逻辑的挖掘和传递的话,恐怕对通识教育的效果不一定好。其次 在课程的落实中,一定要和学生充分沟通,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课堂讨论环节,要经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引导,否则课堂讨论可能会失控,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分享前做充分准备,带好问题再来讨论。再之, 夯实讨论与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度。通过学生选题、阅读等一系列的反馈,让学生投入课程的学习。
复旦大学药学院程能能教授首先回顾了“药物 ·生命·社会”课程的建设目标。 这门课程选择的是药物和健康的视角,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学术表达、文献检索、团队协作等能力,讲授过程中,既讲解基础知识,同时也引入实证,结合通识课程的理念及培养目标,将课程内容串联起来。此外,程能能老师还 针对 这门课专业性较强、文科学生选修人数较多等情况,分享了以下体会:
程能能教授发言
第一是要把握好课程的 通识性,否则容易变成有点质量的科普,面向社会的讲授与面向复旦大学本科生的讲授,是不同的,所以在课程定位中,不能把这门课程看作是通俗的药物介绍。第二,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进行过缩减、调整或重新整合的,所以需要思考:教师讲授的内容 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通识的教学点难以寻找。药学的专业性太强,如果要讲深讲透,需要补充较多的背景知识,尤其是涉及到药物、用药等方面。此外,在化学、生物学的基础上,还要讲疾病,因为药物是对疾病进行治疗的,要告诉学生疾病的基本原理,这些都会增加讲授的难度。第四,专业性太强,在面对零基础和非专业选课学生,教学方面会遇到一些困难。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陆一研究员在总结近年来第五模块(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第六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课程开设的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就复旦通识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陆一研究员发言
首先,在师资和课程方面,已经有的经验和成绩,应该巩固、传承下去,伴随新教师的加入,保持课程的长期稳定,同时,形成有特色的教材、在线课程等。
其次,加强在校内、校外的宣传推广。之前大多数教师都只专心于自己这门课怎么上好,但是当下教师们应该发出更多的声音,汇聚更多的同仁,在全国形成教学的共同体,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挖掘学生意见对通识课程建设的潜力。
再次,加强课程教学体验感。关于“经典”,我们比较容易明白人文经典是指什么,但在科学技术领域,“经典”不一定是文本。目前的课程也不用太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和文本,可以更多加入科学技术的实证性体验,各种类型的实证体验,能让学生更接近物质环境和自然,更能达成科学素养的培养效果。
最后,教学改革实践中会面临一些阻碍改革效果的因素,而且难以改变。特别是现在大学本科学生的学业状态,过度的竞争等等,这些因素应纳入考虑。但 教师仍可以激发学生,使得他们更有力量去对抗大潮流的制度环境。
在交流环节, 学生代表就课程难度大、专业知识欠缺、讨论主题缺乏细化、需要入门指导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研讨会的参会教师结合通识教育培养理念与目标,立足课程特色,从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程难题、解决对策等多个层面探讨了科学类通识课程建设的实施路径、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案,为今后开展科学类通识课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更多“复旦通识月”系列活动,
可查阅下方海报或关注公众号了解详情。
文案 | 戴琳琳
排版 | 沈 茜
审核 | 沈 茜
复旦研究生选课(复旦研究生选课系统)